查看完整版本: 莫忘來時路/1月14日-自製IDF戰機功過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MightyDragon 發表於 2015-1-16 02:20 PM

莫忘來時路/1月14日-自製IDF戰機功過


真正的好文章:沒有一面倒褒或貶,有自己的觀點亦有反省缺失,並能提前預警未來可能會發生同類的錯誤 {:23:}
IDF這類單一戰鬥機項目的發展過程亦反映政策制定者對項目難度的預見不足;過於樂觀的項目預算和進度評估造成後來的不斷追加新預算和延遲期限;缺少改進的計劃而對人力資源採取最惡劣的「用完即棄」態度是造成日後人才斷層的直接原因...

來源:中國時報

國人自製的IDF經國號戰機,最後一架,即第130架飛機,編號1503,於2000年11月4日在台中漢翔公司舉行交接典禮,由行政院副院長劉兆玄主持,國防部長唐飛等列席。漢翔贈送模型給空軍,象徵IDF生產線吹熄燈號。

當初決定自製高性能戰機是因買不到,也因有了IDF,空軍才能買到F16及幻象戰機,同時肩負台海空防任務,這是IDF之功,但自製戰機也付出極大代價。


首先遇到的難題是自製成本高,只得不斷追加預算。由於沒有經驗,研發時,戰機構型不斷修改,預算最後追加500億元以上。在量產階段,生產線機具設備採購,要一次買足,而量產數量少,導致生產成本相對也高。整個IDF量產計畫估計比國防部核定的預算高出75%。

IDF自製所遇到的第二個難題是,作戰測試軟硬體不足。所有測試設備都要增置,測試科目又沒有經驗,必須步步摸索。再加上建軍進度落後,為趕績效,導致最先服役的10架戰機,稱為「先導量產型」,意思是構型還要再邊做邊修改。

IDF自製所遇到的第三個難題是成軍時程落後。這是從研發到作戰測試,進度一路落後的必然結果,致成軍時程落後5年。

最後,IDF量產的130架全部交貨後,漢翔找不到新增訂單,生產線與人力閒置,只得大批裁員。新一代戰機研發能力,自此中斷。

IDF自製是面鏡子,潛艦國造要成局並非不可能,但要以IDF經驗為殷鑑,不能重蹈覆轍。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一战成名 發表於 2015-1-16 02:52 PM

本帖最後由 一战成名 於 2015-1-16 03:04 PM 編輯

龍大,我估計所有起步國家在研究戰斗機都會遇到這個問題,我國從J-5一路過來魔改了多少飛機,只到在80年代和老美合作引進技术同時將SU-27國產化之后才真正完全第二代到第三代的跨越,這里面的堅辛不足為外人道,我們的航電進步來源于美國和法國,空空導彈學習意大利和以色列,發動機從零到有學習俄羅斯和英國還有美國,才在2000年左右完全成一條自主之路。

還有當時在西方國家,特別是三代機和四代機的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我國三代機還在摸索,四代機還在探索,可我國强大的地方在于擁有少量國防經費(比台灣還低)硬是在有限的資源下把第二代飛機進行新技术魔該大力發展反制技术,能使J-8二代戰機勉强在雷達体系支持下有抗衡F-22的能力,這點著實讓人敬佩。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abc9273788 發表於 2015-1-16 03:38 PM

其實重開生產線~也是一個選擇
但是錢坑要重挖一個
把ab的經驗稍微做修改
因該可以在補足f16買不到的事實
畢竟經驗需要累積
潛艇也是從0開始的
既然都是0
為何不把戰機的1開始慢慢往上提升!!!
沒錢~可以分批次開始計畫
從急需要做的~排前半段!像是一些不必要的武器可以排後半段採買像戰車
個人是覺得現階段有就好了!海空先保有再來想陸地{:35:}{:35:}

jahowa_ishmael 發表於 2015-1-16 04:53 PM

IDF的成功與其說是技術成就,不如說是政治成果更貼切。戰機的關鍵零組件台灣自己都無法自製,只能看美國臉色。IDF研製過程中,多少美國技術人員加入。四個專案,鷹揚-發展機身是與美國通用動力合作;雲漢-發展發動機和相關系統,與美國蓋瑞特系統公司合作;天雷-發展航電,與美國西屋電子合作;天翔後改名天劍-發展空空彈,在美國關鍵技術協助下發展短程和中程空空彈。...<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sangspiek 發表於 2015-1-16 05:27 PM

看到老共一面倒否定IDF 真是酸葡萄心態  <br><br><br><br><br><div></div>

璿云 發表於 2015-1-16 06:36 PM

IDF就算現在改版也好不到哪裡去.效能很難提升.重新設計人才早外流了

yung2100 發表於 2015-1-16 07:42 PM

要自製武器..像這種計畫..一定要往後看..預留後路..還有國家政策一定要穩定..而不是換人執政.就朝令夕改..

匪兵乙 發表於 2015-1-16 08:48 PM

一戰成名 發表於 2015-1-16 02:52 PM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龍大,我估計所有起步國家在研究戰斗機都會遇到這個問題,我國從J-5一路過來魔改了多少飛機,只到在80年代 ...

也就是阿共這樣的毒菜体制,才能養一大幫人,研究了三十年才出成果

asrocwei 發表於 2015-1-16 11:38 PM

很多研發的經驗在這之後就沒了
國家不肯花錢
只想買現貨
導致技術人口外移
可悲

Gost00 發表於 2015-1-17 12:18 AM

台灣其實能再繼續發展下去的,就因政治因素導致國防實力快速下降
這點是值得省思的<br><br><br><br><br><div></div>

somebodysir 發表於 2015-1-17 12:24 AM

好文,點都有寫出來不多餘
只是除了機數資金設備問題
以一個小型國家要對上三方勢力互攻圍剿
要好好發展真的有難度 = =

棄天道 發表於 2015-1-17 01:09 AM

本帖最後由 棄天道 於 2015-1-17 01:10 AM 編輯

考慮航空產業需要長時間投入,且戰備考量情況下,當初這種做法其實也有苦衷,但最大問題還是在軍方手上,未能盡快將高教機打入市場,以AT-3當時條件來看,即使IDF不能賣,高教機也能推銷給菲律賓等國,但這些都是事後諸葛了

jackal1013 發表於 2015-1-17 03:36 AM

其實...IDF生產線關閉.對於臺灣航空產業而言是一大損失
國防工業...不管在陸地.海上.航空都是需要長時間的耗費精神和金錢去培植經驗
只能說台灣當局主政者的政策格局實在是太過於"短視近利"了

golddream 發表於 2015-1-17 03:39 AM

沒法阿....當年為了交保費 買了150台 F16....後來又太笑想 幻象了又硬著頭皮買!!

IDF不砍那來的錢....當年的國際還報很大哩!!{:49:}
財大氣粗勇氣高...一次換三種大批量換裝三代機...90年代台灣比對岸軍費高多了!!{:47:}
對面的當年可眼紅的說...看看當年老共都用啥!!
不過2000年以後就換了個兒了風水轉了.......

當年可是真的有外銷機會喔!! 忘了是洛馬 or 諾普提的負責賣....還有提出用IDF改良取消後燃器簡化版的超音速高級教練機!!...老美當年T38就有在計劃汰換了...市場也缺乏適合三代機換訓的高級教練機!!...超音速根本沒半台~~市場很大!!

但不知為啥後來沒搞成就是了....說法很多啥怕對岸偷資訊還有阿輝伯不爽老美等等!!!!...<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s17235 發表於 2015-1-17 04:05 AM

唉~IDF的事
牽涉到許多問題
政治、經濟、技術、人才...等
<br><br><br><br><br><div></div>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