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談吉他:美洲琴和歐洲琴的差別
頁: [1]

s0991221564 發表於 2016-11-4 11:24 PM

談吉他:美洲琴和歐洲琴的差別

本帖最後由 s0991221564 於 2016-11-5 10:11 AM 編輯

如果有預算想考慮升級木吉他的朋友們,一定會聽過這種說法,吉他有分美洲琴和歐洲琴。這篇就是要來分享一下這個分法的概念是什麼。

(點我看圖文影音網誌好讀版)
※基音和泛音

要講解這個概念得先從發聲的原理說起,當我們撥一條空弦的時候,整條弦振動會發出一個聲音,例如撥第六弦的空弦音發出低音的E,但其實不只有這個聲音,因為弦也可以以二分之一的弦長,中間第十二格的位置為節點發出高一個八度的E,在細分下去還可一有高兩個高三個八度的E,我們就稱最低的那個音叫基音,其他往上堆疊的音叫做泛音。或許大家平常沒注意到這個現象,只聽到基音,但其實你讓弦振動久一點,就可以慢慢聽到泛音了。

※歐洲琴

當一把吉他配置是泛音較多的時候,我們聽起來會覺得共鳴比較好,有種空靈,餘音繞樑的感覺,聲音比較wet,像開了reverb的感覺,簡單的一個單音就可以有足夠的厚實感,但在刷和弦時卻會有嘈雜感,這就是一般歐洲琴的配置,像是來自愛爾蘭Lowden、捷克的Furch、德國的Lakewood,另外像新加坡的Maestro也是偏向這種聲音配置。

※美洲琴

而美洲琴的配置則是以基音為主,泛音相對之下少了很多,聽起來的感受是聲音相對單純,聲響比較乾淨比較Dry,有種樸實無華的溫暖感,在單音的表現雖然不突出,但在和弦刷扣時卻可以表現出很和諧的共鳴。美國的Martin、Taylor、Gibson、Santa Cluz,加拿大的Larrive等等大致上都是這樣的配置。

※孰優孰劣?

初學者在升級吉他的時候,常會想說"哪把吉他比較好",但其實更重要的是"哪把吉他比較適合自己",如果平常喜歡刷扣彈唱的話,建議不要選歐洲琴,刷起來的聲音太過嘈雜響亮,會和vocal的聲線打架,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彈唱歌手用的不是Martin就是Taylor。

如果是彈fingerstyle的話反而不太有甚麼限制,反正表演時大部分就一把吉他,不會有甚麼跟vocal聲線打架的問題,但要注意的是,一些較低階型號的彈唱琴會有天生的弱點,像Martin的高音較不突出,Taylor的低音較不渾厚,不過較高階的型號或是訂製款就比較沒有這些問題。指彈用的吉他真的就是看演奏家的喜好,像Tommy Emmanuel鍾愛Maton,Sungha Jung從小就彈Lakewood,Pierre Bensusan彈了幾十年的Lowden,Doyle Dykes獨愛Taylor,Laurence Juber愛用Martin,各有各的特色。

※總結

在分析一把吉他音色的時候,可以從基音和泛音的配置多寡去分析,挑選自己適合的音色,如果聽不太出來的話也可以上網去查該吉他品牌的歷史,看看製琴師的背景,就可以大概到一把琴的音色走向是怎麼樣,到實體時就可以挑重點試彈,以節省時間,當然預算夠多的話就歐洲琴跟美洲琴各買一把囉!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頁: [1]